一文全面初识印度制药企业 一、印度医药工业发展背景简介印度建国以后,几乎没有自己的制药工业,药品高度依赖进口,即便是有少量的“国产”药品,也是跨国...

一文全面初识印度制药企业 一、印度医药工业发展背景简介印度建国以后,几乎没有自己的制药工业,药品高度依赖进口,即便是有少量的“国产”药品,也是跨国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药融圈,(https://xueqiu.com/1923373626/254429098)

一、印度医药工业发展背景简介

印度建国以后,几乎没有自己的制药工业,药品高度依赖进口,即便是有少量的“国产”药品,也是跨国药企在印度地产化生产的。由于药价居高不下,印度政府为了让印度人吃得起药,在六七十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的排外政策(限制海外投资、提高关税、取消药物专利、限制药品利润等),挤走了跨国企业,本土企业从中得到飞速的发展。由于准入门槛较低,印度很快诞生了上万家制药企业,80年代的印度已经是全球药价最低的国家之一,市场规模较小,竞争极其激烈,为了发展图存,部分企业开始策划出海之路。80年代后期,以兰伯西、瑞迪博士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度企业的原料生产设施获得了FDA认证,开启了原料药出海之路。

1995年,兰伯西仿制药获得FDA批准,开启了印度仿制药出口美国之路。到90年代末期,兰伯西已经成为美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十大仿制药公司之一。在兰伯西之后,瑞迪博士、太阳制药等印度企业也在2000年前后获得了FDA的绿卡,尤其是瑞迪博士,首个产品就获得FDA的市场独占期。2000年-2015年是美国仿制药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,印度仿制药很快在美国站稳了脚跟。虽然2010-2020年间,美国仿制药价格在快速下跌,但印度企业利用原料优势和成本优势,依然在享受盛宴。

印度仿制药企业获得的ANDA数量变化(不含收购)

2000年,印度仿制药公司一共只有18个ANDA获得FDA批准,仅占当年新批准ANDA总数的7%,但这一比例在2005年上升到了14%,2008年以后则几乎维持在30%以上。2014-2021年间,印度仿制药公司一共获得了1914个ANDA批文(仅限申报获得),占FDA此间批准ANDA总数的34.1%。IMS数据显示,印度仿制药在美国仿制药市场的销售份额从12.8%上升到了22.5%,销量份额则从20.5%上升至38.8%,而印度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(pharmaceutical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)数据显示,印度仿制药已经占据了美国40%的销量市场。

二、高度依赖的出口经济

由于印度国内市场较小,印度的医药工业高度依赖出口,据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数据,2020年(2020Q2-2021Q1)印度医药工业总产值为420亿美元,但244亿美元供出口。而出口额中,北美占31.7%,欧洲占18.0%,非洲占15.6%。由于印度仿制药是依赖美国市场的爆发而快速发展起来的,所以印度仿制药巨头高度依赖美国市场,前5大印度上市制药公司的销售额中,40%-60%都来自于美国市场。

截止目前,印度有五六十家公司能够在美国注册ANDA和销售仿制药品,虽然美国市场的印度仿制药已经非常内卷了,但印度的巨头依然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,因为美国之外的小众市场无法撑起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。相比仿制药巨头,中小型印度公司更加关注亚非拉等非主流市场。这也是近年依赖,印度仿制药巨头销售额增长普遍乏力,而部分中型仿制药公司却增长非常迅速的一大原因。

三、印度仿制药出口模式的瓶颈

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以兰博西、Dr Reddy为代表的企业走出来一种仿制药出海模式,该模式被广大印度仿制药企业效仿、研习至今。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国际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印度这种仿制药出海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,而这种瓶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销售额增速放缓、利润水平下滑。就如印度制药工业协会(IPA)的报告中所言,印度仿制药的优势正在减小。其原因如下:

第一,美国仿制药价格战无底限,但印度的成本已经很难再进一步压缩,近年来五大仿制药巨头的利润水平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,故以太阳制药为首的巨头开始谋求转型。近年来,太阳制药大幅压缩了ANDA的申报频率,转而主攻505b2、专科药和新兴市场;

第二,以原料起家的印度药企,原料优势已经被中国药企抢占,印度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2财年(2021年Q2-2022年Q1,按我国习惯为视为2021年)原料进口额47.2亿美元,出口44.4亿美元,原料贸易首次出现了2.8亿美元的逆差。相比之下,2022年原料出口达518亿美元,规模上已经是印度十倍有余,更关键的是印度对我国的原料已经形成了依赖,IPA数据显示,高达80%的原料和中间体都需要从中国进口;

第三,美国市场正在衰退,欧洲、日本等发达市场的增速放缓,而且欧洲和日本市场的开发难度远高于美国,印度企业迟迟不能形成领先的优势。相比发达市场,新兴市场普遍比较零碎,无法继续支撑印度仿制药巨头销售额的快速上涨,只适合中小企业重点开拓,这也是近年来巨头增速普遍放缓,而部分中型仿制药公司却增长非常迅速的根本原因;

第四,如IPA报告所述,印度国内创新乏力,而且印度的仿制药产业是人力密集型的,随着印度的经济正在飞速上涨,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增加,印度仿制药的竞争力正在弱化。根据IPA数据,印度有270多万直接从业人员,绝大部分大型企业员工总数都超过了1万人。根据笔者的统计,top 30(销售额排名)的上市企业,报告的员工总数就有38万人,平均每家企业1.26万人(注1),人均创收9.4万美元。

四、印度的biosimilar已不可小觑

虽然印度仿制药巨头(如Dr Reddy,Sun pharma)已经有自己的创新药获得了FDA批准(联合开发的),但创新药研发产业并没有形成气候。为了保持“仿制药”的优势地位,很多企业其实早早就布局了biosimilar,而且印度biosimilar的国际化程度依然领先于我国。

截止目前,Dr Reddy和Cipla的biosimilar已经在欧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上市销售,Wockhardt的biosimilar也在加拿大和欧洲多个国家上市。不仅如此,印度还出现了以biosimilar为特色的巨头。Bicon近年近年来的biosimilar销售额都在持续高速增长,在收购了晖致的biosimilar业务之后,更是同三星、礼来、biogen等巨头“平起平坐”,站稳了世界第二梯队。除了以上几个公司,Strides公司的特立帕肽 biosimilar也获得了欧洲批准,成为第四个实现了biosimilar国际化的印度公司。

全球biosimilar巨头销售额排名

五、印度药企的集中度其实很高

虽然印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了上万家药企,但印度企业的集中度非常高。根据笔者的统计,印度top 5药企在2021年的总销售额为165亿美元,top 10药企的总销售额为241亿美元,top 30药企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,而另有而IPA的数据显示,印度药企在2020年的总收入仅为420亿美元,由此可计算出top 5药企的销售额占比为40%,top 10为57%,top 30则为83%。

销售额增速方面,top 5、top 10和top 30药企在2017-2022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5.39%、5.11%和5.05%,说明大企业的销售额增速高于平均水平,行业还有进一步向寡头聚集的趋势。

印度上市巨头的销售额变化(Million,$)

五、印度药企的505b2

仿制药太卷了,印度的大药企也试图搞些505b2形成品牌药管线。截止目前,印度药企在美国已经获得了120余个505b2的批文。作为印度第一大仿制药企业的太阳制药,该公司就一直试图通过505b2、创新药和品牌仿制药、非专利品牌药和OTC一起混搭,形成特色的品牌药管线,并建立起专科药业务。

就如同该公司2022财年(我国习惯称为2021年,2023财年的尚未正式发布)年报首页所展示的口号“Scaling up Specialty,Leading with Care”(扩大专科药,引领治疗)。在过去的几年里,太阳制药通过购买、授权,建立起几个特色的专科药产品包,2022财年专科药业务同比增长39%,达6.74亿美元,占到总营收的13%。其中Ilumya(tildrakizumab)是最畅销的产品,实现了3.15亿美元的销售额。因为Ilumya(tildrakizumab)、Cequa(环孢素滴眼液)、Levulan(氨基戊酮酸)、Odomuzo(sonidegib)等专科药发力,其2022财年的美国区域销售额增长了12.7%至1137亿卢比。

在专科药战略的主导下,该公司积极申报NDA,尤其是505b2,截止2022财年,太阳制药已经申报了67项NDA,其中54个NDA获得了FDA批准,几乎占到印度药企持有NDA总数的一半。

注1:印度企业报告的职工有两种,大部分企业都按“employee”和“worker”进行了分别统计,但小部分企业只报告了“employee”

注2:因为限制外企股份的历史,很多跨国药企在印度的业务公司并非全资子公司,而是合资公司,这些公司是单独的上市公司

#仿制药# #原料药#

相关数据

出色性价比 哈尔滨iPhone5售价3180元
mobile288-365

出色性价比 哈尔滨iPhone5售价3180元

⌚ 07-09 👁️‍🗨️ 9799
图解高尔夫握杆技巧
game365体育投注

图解高尔夫握杆技巧

⌚ 07-09 👁️‍🗨️ 8442
qq聊天发什么掉东西 发什么信息会掉落表情
game365体育投注

qq聊天发什么掉东西 发什么信息会掉落表情

⌚ 07-04 👁️‍🗨️ 3259